有机氯农药

分类: 土壤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危害:

有机氯农药的急性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轻者有头痛、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腹湾、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中毒是发生震颠、强制性抽搞,甚至失去知觉而死亡,还可对实质性脏器特别是肝脏和肾脏造成严重危害。

相对于带有偶然性的急性危害,残留的有机氯农药的慢性危害更为普遍和长远,其污染会随着食物链而浓缩放大,使得越位于食物链末端的生物体内积累的量越大。除此之外,环境中的有机氯农药也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直接进入人体,长期蓄积并产生长期效应。研究发现,有机氯农药还可能影响人的智力发育水平也可减少男性精子数。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有机氯农药会提高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的发病概率。

概述:

有机氯农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毒性较低、 残效期长的广谱杀虫剂,主要用于果蔬、粮食作物生产过程的病虫害防治,也曾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用量最大的一类农药。多数有机氯农药因难以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途径等降解而在环境中长期存留,其危害性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摩公约》中首批列入受控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其中8种为有机氯农药。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国家已对有机氧农药明确禁用,但其残留在环境中的长期性危害依然不容忽视。

污染物来源: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源于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防治过程的使用、大气干湿沉降及污染物的排放和泄露。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有机氯农药的生产及使用量一直占我国农药总产量及使用量 一半以上,1952-1983年,有机氯农药的每年平均施用量约为1.42kg/hm2。

水体中有机氯农药污染主要源于农田中残留的有机氯农药随雨水或灌溉水的迁移,以及有机氣农药生产、加工企业废水的排放。

大气中的有机氯农药污染主要来自有机氯农药厂排出的废气、农药喷洒时的扩散、残留农药的挥发等,且以农药厂排出的废气最为严重。

迁移与转化:

有机氯农药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由于其挥发性、疏水亲颗粒等特征,表现出越界传输、远距离迁移的性质和环境多介质迁移的现象。

对于有机氯农药的越界传输和远距离迁移,从全球来看,在低中综度地区,由于温度相对高,有机氯农药挥发速率大于沉积速率,不断进入大气中,并随着大气运动不断迁移,最终在较冷的极地地区积累下来。有机氯农药在环境多介质中的迁移,由于有机氯农药的疏水亲脂性特点,大部分有机氯农药吸附于水中的悬浮颗粒,并在重力作用下沉积于水体或被生物吸收富集于生物体中。

环境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草案)工业用地标准,参考值  六六六重量4.0mg/kg,DDT 总量 4.0mg/kg


相关词条

x
AI小蓝
Hi,我是您的专属AI问答伙伴

我可以帮你解答环境相关问题,尝试问我一些问题吧~

      深度思考
      回复内容均由您选定的AI模型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