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市场趋势

市场格局加速变革

中国的乘用车行业对经济增长、气候目标和可持续交通转型具有重要影响。过去十多年间,中国的新增乘用车市场经历了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市场格局,也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2022年到2023年,中国市场新增乘用车的销量继续增长,2023年全年销量达到210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包含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显著增加,占比从2021年的14%跃升至2023年的近35%,在各个车型级别子市场渗透率持续提高。

  1. 新能源车销量增长
  2. 车型分布
  3. 畅销车型
    2022 2023

    中国乘用车总体成效显著

    新能源汽车驱动碳排放下降,燃油车节能技术优化

    新增乘用车车队的二氧化碳排放率自2012年以来显著下降(以克/公里计算),2023年仅为2012年水平的58%。特别是2022年至2023年间,二氧化碳排放率年均下降14%,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普及。

    2022年和2023年,汽油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而柴油车排放量上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排放量先降后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放量在2020至2022年大幅下降但2023年降幅不显著。

    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趋势

    1. 乘用车总体排放下降
    2. 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
    1. 乘用车总体排放下降

      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率自2012年以来下降了58%,2022-2023年年均下降14%

    1. 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

      SUV细分市场排放率从2021年的157.5g/km降至2023年的115.4g/km

    燃油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趋势

    1. 内燃机汽车减排
    2. 内燃机车二氧化碳排放
    1. 内燃机汽车二氧化碳排放率自2021年以来年均下降1.9%,2023年降至2012年水平的85%

    1. SUV细分市场,平均排放量从2021年的171.7克/公里减少到2023年的164.2克/公里,减少了4.4%

    减排技术采用

    涡轮增压、直喷技术和自动变速器的市场渗透率持续增长

    采用有助于降低ICE汽车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持续增长。涡轮增压器和机械增压器的市场渗透率从2021年的62%增加到2023年的68%。汽油直喷技术——结合了直喷和歧管喷射技术的双喷射系统——从2021年的68%增加到79%。关于变速箱,自动变速箱和无级变速器继续主导ICE车队,其渗透率从2021年的80%增加到2023年的94%

          电动车技术升级

          续航与能效稳步提升

          得益于补贴和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的激励,新能源汽车的纯电续航里程、单位电耗等能效指标自2015年以来持续改善。

          NEVS的效率性能

          2012年至2023年新售纯电动乘用车车队平均的车辆及电池性能指标

          续航里程增长

          纯电动乘用车2023年的整备质量较2012年水平增加11%,主要由电池质量的增长驱动。

          2017年至2019年间,电池技术的进步也大幅提升了纯电续航里程。但随着补贴逐步退坡,2019年后纯电动乘用车的平均纯电续航里程增长速度趋缓。

          2012年至2023年新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队平均的车辆及电池性能指标

          能耗降低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参数变化受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小。消费者对长续航的需求一定程度推动了推动了续航里程的提升。这种市场偏好也促进增程式电动乘用车的快速增长。

          车辆行驶过程碳足迹

          0 个车辆行驶过程碳足迹

          编号 企业简称 车型 款型名称 车辆类型 燃料类型 车型级别 车型级别 油耗(WLTC)(L/100km)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WLTC)(g/km)

          未来展望

          • 技术与政策双轮驱动,加速行业低碳转型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持续创新与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市场份额预计将继续扩大。电池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提升续航能力和能效,推动整个行业向更低碳、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中国新增乘用车市场有望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提升能源效率方面持续取得突破,为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贡献。

          AI小蓝
          Hi,我是您的专属AI问答伙伴

          我可以帮你解答环境相关问题,尝试问我一些问题吧~

              深度思考
              回复内容均由您选定的AI模型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