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

分类: 土壤
Open WeChat, select "continue" at the bottom
Use "Scan QR Code" to share the web page with friend circles

危害:

丙酮微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丙酮在人体内的代谢大多数是分解为乙酰醋酸和转变为糖原的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体。丙酮分子中所含的标记碳原子可从糖原、尿素、胆固醇、脂肪酸及氨基酸的成分中检出。丙酮有麻醉作用,同时逐渐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性损害。

大量蒸汽吸入后,表现为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初期有头痛、头晕、乏力、易激动等。严重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个别出现昏迷。口服中毒者有口唇、咽部呈烧灼感。重症者可有昏睡、酸中毒和酮症。可伴有轻度肝、肾损害。

概述:

丙酮也称作二甲基酮、二甲基甲酮,简称二甲酮,或称醋酮、木酮,是最简单的酮,为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无色可燃液体。丙酮易溶于水以及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是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

污染物来源:

丙酮最常见的用途是用作卸除指甲油的去光水,以及油漆的稀释剂;同时可作为有机溶剂,应用于医药、油漆、塑料、火药、树脂、橡胶、照相软片等行业。

在工业上丙酮被用于制造双酚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酮氰醇、甲基异丁基酮等产品,以及塑胶、纤维、药物及其他化学物质。自然界中亦存在天然的丙酮,人体内也含有少量的丙酮。在建材方面,主要作为脂肪族减水剂的主要原料。

环境标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丙酮的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300mg/m3。


相关词条

x
AI Q&A
Hi! I'm your AI friend for environmental Q&A.

Feel free to ask me anything!

      DeepThink
      The responses are generated by the AI model you selected. IPE can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ent, and it does not reflect our stance or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