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土壤
Open WeChat, select "continue" at the bottom
Use "Scan QR Code" to share the web page with friend circles

对人体的危害:

环境中的金属汞以蒸气形态存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对脑组织和肾脏产生损害作用。职业性长期吸入汞蒸气或汞尘可引起慢性汞中毒,症状为体力衰退、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还可能导致皮肤红斑疹、疱疹等。

无机汞化合物不易被吸收,人体摄入后一般不易引起肝肾损害,但短期大量摄入可引起急性汞中毒。

有机汞化合物中的甲基汞是高神经毒性物质,每人每天即使摄入量仅0.005mg/kg,进多年蓄积也能引起慢性中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语言障碍、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听力障碍,同时还有致畸作用,危及胎儿健康。

概述: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高毒性的人体非必需液态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就能蒸发污染空气。

汞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工业上用于制造温度计、蓄电池,提取有色金属,作为加热介质等;农业上,铬酸贡作为杀虫剂、杀菌剂、防腐剂等;医学上,红汞用来杀菌消毒,汞铟合金为重要的牙科材料。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环境内汞的本底浓度不断升高。

植物可吸收和富集汞,公进入人体后可引发肢体麻木和疼痛、肌肉震颤、运动失调及性格变化等症状,特别是甲基汞易穿过胎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

污染物来源:

汞的自然来源包括岩石分化、火山活动、植被释放;

人为来源主要是人类活动:工业上,以含汞矿石为原料的金属冶炼、有机合成工业、医药农药试剂、电子产品、塑料、仪表工业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汞废水、废气和废渣。农业上,含汞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造成大面积农田土壤含汞量上升;生活中,洗涤用品、含汞电器、温度计、中药、含汞化妆品的使用也会带来汞。

迁移与转化:

汞是构成地壳的物质,在大气、土壤和水体中均有分布。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的汞随风飘散,通过沉降进入土壤和水体,主要的存在形态为金属汞、无机化合态和有机化合态,并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

污染事件:

日本水俣病

环境标准:

汞在各类环境中的限量标准:地面水、饮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均为0.001mg/L,居民区大气日平均允许标准为0.0003mg/m3,车间空气中金属汞的允许标准为0.01mg/m3。


相关词条

x
AI Q&A
Hi! I'm your AI friend for environmental Q&A.

Feel free to ask me anything!

      DeepThink
      The responses are generated by the AI model you selected. IPE can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ent, and it does not reflect our stance or views.